自己的灵性成长和子女的教育

接触灵性后,很多人突然间感觉什么都不会做了,不知道该如何为人处事,不知道该如何做人了。这种状况对于有孩子的人就更加明显。我接触的听友里面有很多是孩子的母亲,而孩子也是她们在尘世间最大的牵挂。她们自己正走在灵性的旅途中,有些还在挣扎,有些通过灵性找到了内心的“平静”,然而她们都面对同样的问题:该如何把“灵性的活法“带给孩子?

一方面她们会想,千万不要让孩子也和自己一样经历这里心理上的挣扎和痛苦。想从小就给他们灵性的滋养,避免原生家庭的问题,想要以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。然而,这就好比你学了佛之后,就开始和周围的人喋喋不休的介绍佛教一样,一股“为你好”的力量在作怪,势必就会做过头,反而搞得不会教育孩子了。

有些人雄心勃勃的想让孩子从小就接受”灵性教育“,让他们”自然“成长,完全以放养的模式对待孩子。一方面对孩子的行为完全以鼓励的方式,生怕给他们心灵上带来一丝丝的伤害;另一方面给孩子不合时宜地讲一些自己都没有做到的灵性教条。这都是另一种形式的控制。

佛学里有一句话:想做佛,先学会做人。也就是说你在人世中,为人处世,待人接物要符合人道,要遵守人类的游戏规则。就算你已经受过灵性的熏陶,感觉自己不同了,但一切都还是在那里,生活中会有麻烦和痛苦,一切如旧。不同的是,如果你真的把灵性用到实处,世事会对你没有影响,这绝不是无奈妥协,失望接受,更不是控制心变得更强,而是内心不起波澜,淡然处之。

同样的,对于孩子的教育,你该说的还是要说,该严格的还是要严格。如果你一味的用你所谓的”灵性“来对待孩子,他们会充满矛盾,不知所措。首先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,其次,我们目前的大环境并不是那么有灵性。本来应该在应该示现“愤怒相”的时候,你还在那里对自己说:我不能对孩子发火,要用灵性教育。最后忍着怒气,强做平静,把自己憋出两肋胀痛。你只是一个普通人,不要把自己当成了佛。对于孩子,首要的是让他们先适应社会,懂得游戏规则,因为他们总归是要在社会上生活的,这就是他们的人生体验的一部分。社会上有很多儿童教育专家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方法,正如佛教里的八万四千法门,针对不同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法门,活学活用。同时也不要怕“用错”方法,大家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,他们在学习当儿女的过程中,你也在学习如何当爸妈。也许正是在你的“错”,他们在体验到了需要的那个环节。

如果你总是担心你的一个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,这时候就该运用凯蒂的功课了:你确定这是真的吗?你怎么知道你这样的行为一定会给孩子造成伤害?因为你自己就是这样被伤害的?你怎么知道你这样的行为不会带给孩子激励?我们大家也听过这样的例子,贫困的文盲父母却养育出了博士,而身为教授的夫妻却养育出了杀人犯。

事实上,我们什么都不知道。你能做的就是尽人事,听天命。

最后再说一点,对于那些不是太喜欢孩子的父母,尤其是当妈妈的,请不要觉得内疚,不要认为自己没有责任。你只是你而已。社会上似乎有这样一种默认的标准,那就是,小孩都很可爱,我们都应该喜欢小孩。我们都应该喜欢陪伴小孩,而且要享受陪他们玩那些无趣的游戏。如果你不是这样的,你就是有问题的,是另类,不配当父母。这里我想告诉你的是:去他妈的标准!你只是一个普通人,也许是第一次做父母,也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生育。不论如何,孩子已经来到这个世上了,你只能以你能够应对的方式去处理。如果你很享受,那恭喜你。但如果你不是,那么请先做好你自己。如果你不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,那你在被迫陪伴孩子的过程中,只能带给你自己郁闷,无奈,甚至是愤恨,而且孩子也会感受到。所以,忘掉那些标准,不要评判自己,不要给自己加上那些标签。你只是一个不完美的人。

欢迎转载,请注明出处。

云游 2020年9月9日

4.1 9 投票数
文章评分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5 评论
最旧
最新 最多投票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YOYO

互相理解,换位思考,然后男女搭配,教育不累。

格日乐

很棒

云游至此的学生

您的高度和维度已经是常人不能到达的地方,感谢您的文字描述,赞同您的观点,爱自己,做最好的自己👍

风卷残云

我从喜马过来的,感恩你的坚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