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存在当下,而且当下也是稍纵即逝;生命在每一个当下展开。我想大家看过和听过不少这样的灵性话语吧。有时候接触的多了就有点想吐的感觉。为啥?因为做不到,感受不到,而又不断在告诉自己时间是假象。也就是表里不一,病了。
做不到的原因只要有两点:
1.无法安住当下:
举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。你们有没有试过突然间从睡眠中醒来的那一刻,不知身在何处,没有记忆和对未来的妄想,充其量就是“我在哪?”这个念头。仿佛你第一次来到一个全新的地方,你只有好奇心。然而刹那间关于“你”的一切就如同潮水一样,一波一波地涌来,你想起了你的身份,你的社会和家庭角色。然后你在脑子里大骂一句:“我靠,我要迟到了。”然后你一个鲤鱼打挺,风风火火地收拾赶着出门。从睡眠中醒来那一刻的感觉被淹没了。而你脑子里现在有的就是悔恨过去(哎呀,我睡过了)和期待将来(我要赶到要去的地方)。下次试试提起一份觉知给当下,不要把100%的注意力都放在过去和未来上。当然,如果你有充分的时间的话,保持觉知就会更加轻松一些。
2.旧意识的惯性:
也就是我们的习性。这与我们人类集体的意识有关。我们是如何被教育,如何被父母影响,包括整个大环境。造成了我们不是活在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懊悔,就是活在对将来期待:不是活在对过去的不满,就是活在对未来的担忧。尤其是那种对不确定的恐惧,对死亡的恐惧。旧的集体意识加上你个人旧的意识模式,让你时时刻刻的活在焦虑之中,这就是所谓的痛苦之身(埃克哈特托利)。你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模式,提起觉知。拜伦凯蒂的功课(四个疑问+一个反转)能帮助你看清你的模式,并开始进行瓦解,虽然这还都是有为法,但足以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在了。
其实上面两点说的是同一回事,偏重不同而已。重要的是去感受,你切身的感受。打破旧模式,建立新意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(长短因人而异),所以不要着急,不要打击自己,当然更不能破罐子破摔。现在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(我也接触过二十岁以下的)都有很高的灵性(也就是佛教说的根器高),反正至少比我当年开窍的多,我经常和他们说,我在你这个年纪时就是一个傻子。这不是恭维,是事实。所以请好好利用你们的根器。
最后我用两位大师的话(并未原话,大意)来结束。
埃克哈特托利:习惯性地停下来,问问你自己,你内在发生了什么?
拜伦凯蒂:一切发生的就是最好的,就是我想要的,为什么?因为它发生了。
云游 2020年3月12日
欢迎转载,请注明出处。
